2024年9月20日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今春起,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暂停了 eSIM 业务。而手表能脱离手机使用,靠的就是 eSIM。

先解答第一个问题:eSIM 就是一张嵌在主板上的,可擦写的 SIM 卡,并不像其他我们常见的 SIM 卡,需要插入机身。前者线上配置一下 eSIM 文件,就能联网了,真正让设备实现无卡化。

面对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暂停 eSIM 业务的消息,猜测这或许意味着 eSIM 业务在国内已被“抛弃”,将成历史。

的确,蜂窝版 Apple Watch 一直没有成为市场主力。即便购买、开通了蜂窝功能的手表用户,也很少因为手表能独立连网,就不带手机出门。这让 eSIM 功能显得有些鸡肋。

但 eSIM 的作用并不只是让手表上网那么简单。包括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都希望推动 eSIM 成为新的默认 SIM。美国版 iPhone 从去年开始就已彻底抛弃了实体 SIM 卡槽,仅支持通过 eSIM 注册入网。

eSIM 会是未来吗?厂商推动,运营商,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利益纠葛?对用户来说又会有什么影响?

早在 2010 年前后,手机通讯行业就已经在讨论“软 SIM”的可能。当时智能手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类似 iPhone 这样轻薄、一体化的硬件设计,得到了市场欢迎。

手机越是轻薄紧凑,机身内部的空间就越是宝贵。厂商自然开始思考,如何削减 SIM 卡及卡槽的尺寸,来节省空间。特别是苹果,不懈推动了 Micro-SIM、Nano-SIM 两代小尺寸 SIM 卡的普及。

对手机来说,物理 SIM 卡槽虽然“碍事”,但还没有到挤不出那点空间的程度。特别是 2012 年以后,手机屏幕和机身尺寸越做越大,留给 SIM 卡槽的空间反而因此变得相对“富余”。

所以到 2014 年以前,eSIM 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实现难度,却始终缺一个“必须实现的理由”。

2015 年,Apple Watch 发售,包括苹果在内的一众厂商都开始大力推动 eSIM 标准的制定、出台,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联网。次年,eSIM 标准推出,三星发布了第一款搭载 eSIM 的智能手表 Gear S2,又一年,Apple Watch Series 3 首次推出了内置 eSIM 的蜂窝版本。

到这里,eSIM 普及的技术障碍已完全解决。理论上它应当像 Micro SIM、nano SIM 一样,就此走向普及。但就像前面说的,eSIM 的技术从来都不复杂。真正的问题,在于厂商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纠葛。

运营商为适配 Apple Watch,搭建了适配 eSIM 的系统之后,苹果进一步显露出自己的“野心”——开始推动 eSIM 在手机端落地。

2018 年,苹果在 iPhone XR、XS 系列手机上首次搭载了 eSIM 芯片,并支持双卡双待。用户只需要在在手机的设置页面操作一下,就能实现 eSIM 注册入网。

相比实体 SIM 卡,eSIM 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快”。以前用户买一张手机卡,要去线下的营业厅签约、购卡、激活,就算是线上操作,也需要等卡快递到家。但通过 eSIM,相当于只需要最后的“激活注册”,就可以完成入网。

这在一些场景下提供了极大方便。比如有服务商就基于 eSIM 功能,推出了“全球漫游”的服务。用户每到一个国家,都可以通过 App 购买服务,为 eSIM 写入一个号码,激活当地的网络服务,不再需要提前购买当地电话卡或随身 Wi-Fi。

但 eSIM 无疑会加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压力。如果用户觉得自己现在手机套餐资费太高,想“跳槽”另一家运营商,需要重新选号、办卡、激活,还需要为了“携号转网”大战运营商。但在 eSIM 时代,一切只要 5 分钟就能搞定。

如果 eSIM 普及,用户注册入网的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那就意味着手机厂商可以向用户“推荐”运营商。

虽然现在并没有手机厂商在手机上“默认推荐”任何运营商的 eSIM 服务,但这件事在逻辑上完全可行。就像谷歌为了成为 iPhone 上 Safari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要向苹果支付约 200 亿美元费用一样。

包括 eSIM 催生出的“通讯二级代理商”,也会损害运营商的利益。这种企业能和运营商谈判,以更低的价格批量采购通讯资源,分装后再销售给用户。对用户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会有一些更廉价、灵活的套餐可供选择,但对运营商来说,则意味着竞争压力增大,话语权流失。

同样的,各种互联网平台也会成为运营商争夺用户的“必争之地”。用户可能刷着抖音,看到一个广告,点进去注册一下就能从一家运营商转投另一家,各家都需要做更多投放来抢占市场份额。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整个行业。

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运营商,都在通过手机宽带、电视,甚至内容的方式,来增加服务粘性,防止用户流失。但现实依然残酷。相比功能机时代,运营商对市场的掌控和话语权都已大幅削弱,市场焦点早已转移到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平台身上。而 eSIM 的普及,或许会进一步雪上加霜。

之所以 eSIM 在美国顺利落地,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美国用户用的都是“合约机”,这部分用户会和运营商签一个比较大的“合约包”,资费也相对较贵。其中包括手机费、有线电视和宽带,最后再拿一台与合约使用的“免费手机”。手机与合约绑定了,用 eSIM 还是实体 SIM 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而在中国,因为手机资费本身相对偏低,合约机的比例少。大部分用户,特别是大学生和上班族并不会依赖一家运营商。人们买手机、办手机套餐、办宽带电视,都是分开的。运营商很难对用户进行,自然也就不希望 eSIM 成为主流。

此外,eSIM 在国内也存在一些监管和安全风险。虽然 eSIM 和普通手机卡的激活流程一样,能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实名认证。但 eSIM 依然存在“被破解”的可能,也就是说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 eSIM 的漏洞,将一张卡“”到多个终端,实现一卡多用、冒用,甚至盗用。

最后,对用户来说,切换到 eSIM 的优势也并不明显。毕竟无论是实体 SIM 还是 eSIM,手机只有在买来的时候需要插卡、激活,其他时候并不需要操作,体验上并无很大区别。包括目前资费整体下调的大背景下,国内抱怨手机资费贵的声音已经相对很少了。

苹果曾希望通过 Apple Watch,撬开 eSIM 普及的大门。但实际上蜂窝网络版的手表一直没有找到实打实的应用场景,更没有走向普及。以至于三大运营商最终决定暂停 eSIM 业务,放下这块鸡肋也为自己掐灭一点“隐患”。

对 Apple Watch 用户来说,目前虽然三大运营商都暂停了 eSIM 业务,但通过 iPhone 上的 Watch App 入口,依然可以激活 eSIM(各地区情况不一,具体请咨询运营商)。但未来的形势已不再“光明”。

此前有国产厂商,针对旗下智能手表无法激活 eSIM 的问题曾作出回应,表示正在与运营商就此问题进行沟通。但在最新一代的产品里,他们基本不再宣传对 eSIM 的支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