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香港九龙湾工业中心3楼昏黄的楼道里,一位六旬妇女正躬身清洗沾染了灰尘的瓷器,她身后,“粤东磁厂”的招牌在灯光映射下颇为醒目,半开的一扇门上贴着红色的“福”字,门后则是从地面码放至屋顶的琳琅满目的瓷器。

始建于1928年的粤东磁厂,曾是香港最大的手绘瓷器厂,而当下,它是香港硕果仅存的手绘瓷器厂。

“我要先说说历史。广州彩瓷(广彩)是一种出口瓷,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在被瓷器包围的一把藤椅上,粤东磁厂第三代传人曹志雄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清朝时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闻名遐迩。很多外国人想特别订一些有中西结合元素、加彩的瓷器,聪明的行商就礼聘景德镇师傅来广州做彩瓷坊。”

1928年,曹志雄的祖父看到香港商机,就聘请广州的瓷器画师来到香港,在九龙城隔坑村道开设香港第一家瓷器厂“锦华隆广彩瓷厂”。“1941年日本人侵占香港,战后再重组工厂改名为‘粤东磁厂’ ,一直到现在,90多年了。”曹志雄说。

“渐渐我们由广彩发展成香港彩,发展了很多新的图案。1980年之后香港出口贸易少了,因为内地改革开放,90%的行家都纷纷回去办厂,我们留在这里,最主要的贸易对象是香港的外国人或者一些酒店、餐馆,不再以出口为主了。”曹志雄谈起物转星移的变迁,语气里却是云淡风轻。

广彩充栋,目不暇接。记者小心地走在逼仄的通道里,看见几个画师在分散的角落里专注地在瓷胎上绘画或填色,而他们,大多头发花白。

曹志雄告诉记者,广彩最重要的是画师构图,构图以及徒手画线条,起码要有几年的功底,而填色就很容易上手。“以前我爷爷掌舵的时候,是全手工画出来的线条,因为师傅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他画出来的线条是自己的专利,别人就不能做得到。”后来,移印纸等工艺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不再需要此前的画师数量。

“1987年搬来这里的时候有30个画师,你现在看到的几个画师都超过80岁了,有的是退休后觉得闷又回来的。如果他们真正退休,我们只能够卖存货,不能再生产了。”曹志雄说着,略显落寞:“我年纪也不小了,已经70多岁了,其实应该退休了。”

采访期间,不时有顾客前来参观或购货。“以前有很多内地的同胞来参观,很多人来支持我们的产品。本地人开始知道原来香港有一间这样的工厂,他们也很珍惜;一些外国人也喜欢买一些香港特色纪念品,所以我们的市场可以保持得了。”曹志雄说:“能够在疫情时期维持生产,工人还可以开工,这已经很难得了。如果想再做大,在香港根本不可能,只有回内地才有机会。”

曹志雄说:“不只是广彩,全香港很多手工艺是后继无人的,很多都式微了。在香港,广彩也被列为非遗项目之一。香港非遗办事处今年6月份将帮我们办一个展览,陈列我们传统的广彩。”近年来香港有一些年轻人对广彩有一定兴趣,曹志雄的夫人也开班教授。“除了我们,香港也有很多教年轻人的兴趣班,他们学是当作一种休闲,画几样东西作为纪念。”

难得的是,曹志雄的女儿渐渐对广彩产生兴趣。“现在很流行网上销售,女儿一方面帮我们在网上推广生意,推广到国内,她也偶尔过来跟师傅学学画功。但一个人做的力量也有限,所以我鼓励她在疫情消除后多回内地跟行家交流一下。将来发展也是要靠国内,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合作才行的。”他说。(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