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故事的主人公34岁,叫齐太磊。据公开消息,能大概推断出他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一路并不容易,充满了坎坷:复读、延期毕业、人际关系的不顺利;他也被贴了很多标签:小镇做题家、寒门贵子、曾经的家乡之光 …

据大河网报道:齐太磊1990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农村,父亲患有肝病,身体虚弱,母亲一边照顾一家老小,一边种地,家里的六亩地是全家人的唯一生活来源。

当时他和弟弟同一届高考,考了同分,在封丘县的高考理科成绩中并列第四,当地称他们是“家乡之光”、“全村骄傲”。

在齐太磊领英(LinkedIn)中,大学期间,他主修物理、辅修工商管理,本科延毕一年拿到了双学位。

毕业后,他去了苏州新材料研究所和南方科技大学做了近四年的科研助理。2019年到了美国攻读材料科学的硕士学位。

据说,美国博士压力比较大,有很高的流失率。据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过去30年,美国博士生流失率维持在40%-50%之间。

目前,除了齐太磊在推特上的密集吐槽:“他们都在试图侵犯我的隐私。我怀疑他们只是想向导师打我的小报告,以此来控制我。”尚无明确证据表明,他读博期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压力。

发生这样的事,真的特别令人难受,毕竟谁都不愿意看到优秀人才走极端。但这个事情本身还没有尘埃落定,因此在调查结果出来前,咱们就先不评论了……

1991年爱德华大学的天文物理系博士后卢刚,枪杀了他的导师、同学和系主任……然后!当年,这可是个轰动中外的大事件,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暗物质》,由刘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虽然这些事,看起来离我们的孩子还远。但是深挖下去,还是有很多值得咱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地方。

这次的事件和30年前的卢刚事件,其实都是无法应对生命挫折的一种极端表现。还有,注意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孩子更能与周围的人交流合作,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在走到“死胡同”的时候选择“一损俱损”。

本文作者:Arthur Chen ,由一杯咖啡心理公益(微信公众号:coffeecenter)授权转载,配图来源于电影《暗物质》。

枪声响后的90分钟,距离事发地一英里处,警方逮捕了一名身着黑衣的嫌疑人—— 该校在读博士齐太磊,34岁。

就在大家如火如荼地讨论此事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一段尘封三十年的往事,而这个故事主人的名字叫“卢刚”。

一切都源于1991年11月的一天,那天美国美联社和合众社的三台电讯机缓缓吐出了这样一则简讯:

2007年,卢刚的故事被搬上荧屏,中国影帝刘烨在片中饰演以卢刚为原型的中国留学生刘星,美国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也参演该片,扮演卢刚在美的忘年好友,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暗物质》。在本文分析和图片引用中,我会参考该片。

11月1日下午3时左右,爱荷华大学物理系的几位教授戈尔滋、史密斯与中国留学生山林华、李新,科学家韩森及其他白人学生七八人,在该校的艾伦物理大楼3楼307室进行热烈的学术讨论。

在美国,任何课程讨论都是公开的,何况卢刚本来接受过戈尔滋的指导,所以大家也就没有管他,继续讨论下去。

之后,他又返回307室。此时,几个学生正在扶着重伤的史密斯教授,而山林华和戈尔滋已经气绝身亡。

看到史密斯还活着,卢刚又掏出了。其他同学哀求卢刚住手,但他没有理会,向史密斯又补了一枪。

紧接着,他又跑到临近的生物系大楼,到处搜寻下一个目标,没有找到,然后又跑到隔壁的行政楼。然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主管学术的副校长克莱利教授,也向她开了一枪。而此时克莱利的女秘书也从旁边经过,看到他惊叫起来,于是卢刚也向她开了一枪。

这是美国大学首次发生这样重大的校园惨案,早过目前更为人所知的韩裔赵承熙在2007年于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内,犯下的美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那次事件死亡人数多达32人。

卢刚生于北京市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他来美国深造,是经过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的精挑细选脱颖而出的,由国家公派,1985年本科毕业后以交换学生身份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警方经过调查,截获并扣押了卢刚在事发前几天寄回国内的包裹、家信、汇款等,并查到了卢刚的遗书,通过这两份重要的信,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走访,大致可以拼凑出卢刚之所以行凶的原因:

卢刚和山林华都是国内优秀的学生,在美国留学时两人还是同一个导师,从成绩来看两人不相上下,可走着走着差距就来了。

山林华比卢刚小而且去得晚,却被卢刚早拿到学位,而且山林华论文被评为优秀,甚至被留下做博士后研究,而卢刚却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即便是教授推荐多次也没什么结果。

卢刚家境一般,他本指望凭借论文获得奖金,以及更好的工作,但导师却通过了山林华的论文,这让卢刚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因而心生愤懑。

卢刚认为,这是教授偏心,更喜欢山林华这样“油嘴滑舌”的人,对自己这种不善人际交往的老实学生不待见。

他为此向校方进行过多轮投诉,包括到副校长层级,但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应,这大概是他选择了这几个人进行报复的原因。

然而,实际情况是,戈尔滋教授是德国人,一贯比较严谨,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而这在卢刚看来是有意针对自己。

而关于工作,在美国因为经济不景气,第一流大学的博士找不到工作并不少见,但是卢刚却归因于教授不帮助自己,实际情况是,被他杀害的三位教授都为卢刚写过推荐信,如果推荐信可以分等级,他们的推荐信都是第一等级的,也就是给卢刚最高的评价。而在美国,推荐信是不会给到学生本人的,所以卢刚可能误判了教授们对他的评价。

另一种原因是,经过长达6年辛勤工作得到博士学位的卢刚,却无法在美国得到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体面工作,走投无路的他决定,并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极端报复。

在心理学上,卢刚的这种情况确实属于非常经典的“借警”(suicide by cop),也就是因为对人生感到绝望,以通过犯下足以毙命的案件,来完成。

在写给二姐的信中,他提到“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全家人的风光。”

在刘烨主演的电影《暗物质》中,把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压力描绘得更为深刻,他不是为了自己读书,他全是为了父母,为了家族的荣光在读书,他所有的家书都在报喜不报忧。

实际上,卢刚的家人得知他在美没有找到工作,并没有责怪他,相反打算帮他在找工作,但是好面子的他谢绝了。

古人云: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之(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四大目标,我都已尝过,可谓知足矣!我虽然是单身,但女友已有过一些。高中住宿时我就已开始交女朋友,上大学时经常和女孩乘黑溜进二六二医院老家过夜。到美国后,中国的外国的、单身的已婚的……也许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或高不及低不就。

不管怎么说,我对男女关系已经有些腻烦了,进一步我对我攻了十年之久(四年本科,六年研究生)的物理已经失去兴趣,可说是越走越觉得走进死胡同。物理研究是越来越失望,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人们按照不同的学校分成几大派,互相攻击对方,大为吹捧自己。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学更实际一些的学科。有什么办法呢?父母自己一窍不通,不能在学业上加以指导,全靠我一个人瞎闯。

阿德勒曾经说过,人这辈子有三大任务:工作,爱,交友。对卢刚来说,这三大任务都已经走到“死胡同”,他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何在,于是选择在临死之前,做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这四大原因:感到不公、走投无路、愧对家人、陷入无意义感,实际上也是很多类似事件当事人共有的特征,当我们回看留美博士枪击案的时候,其实依稀也能找到对应,值得引起重视。

要知道,物理界精英,全国有名的实验室,几分钟内形消魂散,撇下一群孤儿寡母。人家能不恨中国人吗?留学生还待得下去吗?有的人甚至把值钱一点的东西都放在车后箱里,准备一旦有,就驾车远逃。

这时,中国一部分留学生站出来面对媒体,开记者招待会,在实况转播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们追思老师和朋友。讲着、回忆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我本来挺恨这些中国人!凭什么拿了我们的奖学金,有书读,还杀我们的教授!看了招待会转播,我心里变了。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请告诉我,我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她是传教士的女儿,生在中国。无儿无女的她,待中国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学业上谆谆教导,生活上体贴照顾。感恩节、圣诞节都请同学们到家里做客,美食招待,还精心准备礼物。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妮·克莱利副校长举行了葬礼。

安妮·克莱利的好友德沃·保罗神甫在对她的一生的回顾追思时说:“假若今天是我们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妮·克莱利将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

这一天,安妮·克莱利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妮·克莱利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关心和改善外国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她一生给人所留的影响,让每一个与她有过接触的人——她的家人、邻居、孩子们、同事、学生和她在全世界的朋友和亲友们——都爱戴她。当我们从各地赶来爱荷华时,那么多朋友来分担我们的悲痛,但同时他们也与我们分享安妮留给我们的美好的记忆和她为人们所作的一切。

当我们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时,我们也在我们的关心和祈祷中纪念你们——卢刚的家人们。因为我们知道你们也一定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你们也一定和我们一样为周末所发生的事所震惊。

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一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祈祷。在这悲痛的时刻,安妮一定是希望我们心中充满了怜悯、宽容和爱。我们清楚地知道,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分担这一份悲痛。

他们担心因为卢刚是凶手而使家人受歧视,也担心卢刚的父母在接过儿子的骨灰时会过度悲伤。唯愿这信能安慰他们的心,愿爱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

除了受害者的家人表示宽恕外,许多白人教授和白人学生也意识到卢刚事件是一个个案,不能因此怪罪所有中国学生。全美主流媒体,没有一家把重点放在“中国”学生上。

而在校园报纸《爱荷华人报》上,刊登了“我们该如何伸出援手”的文章,呼吁大家对“自己所认识的华人、亚裔或其他外国留学生,主动开展谈话,把心理的感觉宣泄出来”,“让他们知道你是关心他们的”,“让他们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感受”。

在卢刚杀人13天后,在美国密西根州一个被邮局辞退的邮差美国人汤姆士,走进一间邮局,枪击了10名同事。

卢刚事件已经过去30年了,很多人已经不记得此事带给中美两国的冲击,但是时不时总会有人想起他。

在这30年里,我们国内也发生了震惊的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 ……这些校园或者学生犯案,每一桩都令人震惊不已,但是无论哪一桩案发后,在相关研讨会上,总会有人提到卢刚这个名字。

不仅是卢刚,我刚才提到的几个名字,都有各自的性格问题,比较具有共性的是偏激、孤僻、非黑即白,这也导致他们在遭遇一般人际冲突时,比较难以用灵活的方式处理。

电影《暗物质》其实是站在同情卢刚的立场的,暗批美国高校老师也有心理问题,即面对优秀学生心生妒忌,最后导致矛盾重重。虽然在卢刚事件中,事实并非如此,但电影的这一提醒还是很及时和到位的。

过去,我们总是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忽略了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各高校现在都建立起了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据说经常“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然而,学生不是学校的常住人口,老师才是,却鲜有针对老师的专门咨询。

老师的心理问题,其实比学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因为学生压力都非常大,显然站在他们背后的老师更是不堪重负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等学府的学生和老师受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如果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素质一般的话,很可能没办法完成帮助他们的任务,因为不会被他们所信任。因此,如果从有这样的服务到这样的服务能适配高校这一特殊群体,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切不可自以为是。

国内这几年盛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具体体现是“内卷”,其本质就是“优胜劣汰”观念使然,这其实是西方80年代里根、撒切尔主义的延续。

回看卢刚所处的历史时期,正好也是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流行的时候,因此造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大家彼此竞争性很强,很容易导致有一部分人成为社会遗忘的一族。而最终这种会形成反噬,“你不想我活,那么大家都别活”。

这一点,在卢刚事件中,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后人如不吸取教训,不给这些可能竞争优势不足的人以缓冲,那注定会再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仇恨是导致卢刚事件爆发的主要情绪。但是,如果我们沿着这样的情绪往下,就会变成更宽泛的“仇恨”,受害者会更多。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深刻反思了类似这种事件发生的社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能用仇恨来处理这种仇恨,否则只会让全社会陷入进一步的不安之中。

不能不引起重视。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输出仇恨是更容易的,也比较能获得流量。反而卢刚事件中的那些难得的宽容和理性,可能会被挤压掉。

因此,当我们重温卢刚事件的时候,对于美国校方和受害者家属的一些做法,在尊敬和效仿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在自媒体的时代,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阻断仇恨的传播,让这件事的伤痛到此为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