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

的确,随着多种架构的融合,桌面协议的改进,网络带宽的提升,应用适配的完善,云桌面似乎越来越普及,受到的吐槽也越来越少。

英特尔将云端管理和终端计算完美融合,释放终端算力,平衡了传统云桌面集中管理和用户体验的矛盾。(注:关于英特尔超能云终端的基础科普,请看:桌面云这条gai最靓的仔,来了!)

现在,超能云终端可以跨广域网/互联网部署了,管理端放在公有云上,装进云主机或者容器里,分分钟就能拉起一个云桌面管理平台。

而终端则可以部署在网络可达的任何位置,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企业自有广域网,这大大提高了云桌面部署的灵活性和简易性。

一级管理可以放在公有云或者企业总部数据中心。在企业分支边缘,可以设置二级管理节点,让每个分支机构或者业务部门管理员对自辖的终端进行分级管理。

如此一来,层次更分明,权限更灵活,架构更合理,大规模、跨地域的企业,可以用快速部署和管理海量云桌面了。

这个问题,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满足集中管理的诉求,这是云桌面的传统优势,另一面要满足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传统PC的优势。

在超能云终端2.0时代,每个用户的桌面内容可以保存和定制,这对于“窗口”行业、教培行业等高同质化“工种”没问题。

但在政企日常办公场景,或者更复杂的行业场景(比如医疗、金融),每个终端用户,往往都需要拥有个性化的工作环境(不同的装机软件、系统/软件设置、个人数据,甚至要细化到浏览器的扩展插件、本机防火墙的安全策略)。

如今,超能云终端3.0为了满足这种更灵活的个性化诉求,在系统架构上,增加了非常重要的一层:私有计算引擎(PCE,Private Computing Engine)。

也就是说,在标准的系统镜像之上,有一个专门用来支撑不同用户个性化设置的区域,每个用户的个性应用、数据、设置,都可以文件的形式被单独保留。

如此,可以完美支持用户桌面个性化需求:数据、软件、设置等等,让每个人都能有一台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电脑。

在这种架构下,系统镜像,由管理员实施集中管理;通过白名单许可的用户个人应用和个性化配置,由单个用户管理。

同时,管理员可以将基础镜像与用户个人设置关联和绑定,既便于统一运维,也方便用户在不同终端间迁移。

先看服务器端,为避免CentOS停止更新带来的潜在威胁,超能云终端3.0将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到了Ubuntu LTS上,以获得可持续的功能支持和补丁更新。

同时在服务器侧使用AppArmor进行强化加固,主动保护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免受内外部威胁,甚至零日攻击。

还可以通过Bitlocker进行本地磁盘加密,对终端上的数据进行保护,即便硬盘被拆走,数据也不会泄露。

硬件上,支持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挑战更高终端性能;软件上,终端OS支持Windows11,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1、超能云终端无论IDV还是TCI的架构,都采用了本地计算模式,可以更好地释放终端算力,性能几乎与PC一致,且与PC一样支持用户个性化。

3、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云桌面外设兼容难题,只要PC能连接的外设,就能无缝适配,可以承载更复杂的业务场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