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

最近刚入伏的高温天,让不少特种兵纷纷败下阵来,开始改成更舒适的citywalk。Citywalk号称能融入本地城市生活,深度体验城市的文化。

如果你到了香港旅游,那么要融入本地生活最快的方式,便是坐一次香港小巴,什么生死时速,什么速度与,在香港小巴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全港最快的交通工具,不是的士,更不是地铁,而是小巴。香港的小巴,夜里能开出飞奔的残影,或许QQ飞车看了都要避让三分,因此它也获得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亡命小巴。

时速80?算你走运。因为时速没过80在小巴界是要被嫌弃的。对于小巴司机来说,100迈时速完全不在话下,能用飞的,他们就绝对不用跑的。

你说这真的安全吗,其实车上有限速器,只不过 “bi bi bi bi”的声音对于司机就像旅途中的bgm,bi得越响,司机开得越快,下一秒就要带着一车人飞天。

尤其是上太平山顶,半个轮子都给你飙到车道外,车速还越来越快,让人怀疑自己不是去太平山,而是赶去太平间。

凌晨的香港,才是小巴司机炫车技的天堂。空旷的马路,完全没有障碍物,于是各位司机们全都车神附体,开启飙车模式。凌晨的道路,不见车身,只见残影,上演古早鬼片·小巴版。

每一次坐小巴就是一次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有时,车速快到让你看似坐在了椅子上,但是你的却从来没有与椅子接触过。

你只是保持着坐着的姿势、绷紧腿部的肌肉,任凭车速带来的惯性固定你的位置。时间久了,便收获了一个不错的锻炼腿部肌肉的方法。

有时,你紧抓座椅的手会因为车身的激烈摆荡而失去着力点,在无数次与车速带来的惯性的斗争中,弄断指甲、撞到玻璃都是常态。

坐小巴久了,都能去当雷霆伞兵。司机永远不会停稳车辆,上车往往需要乘客自己助跑,下车的车速可以弹开车门,也顺带将乘客冲到车门。跳上车、跳下车都是必须学会的常规操作,一连串的动作仿佛是特种兵。

即便如此,你仍然需要感谢小巴司机,在下车时对司机说一声“唔该(谢谢)”,并在心里补充道“谢谢让我平安下车”。

还要谢谢的,是小巴司机让每一位香港人港漂人懂得了交通安全的真谛:每当自己想闯红灯过人行道的时候,想想飞奔的小巴,就再也不敢了。

除了速度,还要有。这可不只是司机的,乘坐小巴也需要每一位乘客的。克服社恐,为i做e便是乘坐小巴的必修课。

香港小巴没有语音报站,传统下车套路是要乘客高声叫出下车地点的站名,或是在到站时,高声喊出一句“唔该,有落”,司机若举起胳膊挥手示意,才算收到了信息。

乘坐小巴可算是社恐人的地狱,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下不来车”的危险。社恐人的幸运时刻便是,到站的时候有人喊了下车;若是没人喊,社恐人可能真的会选择坐到总站。玩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随波逐流。

当然也有不甘于每次坐到总站的社恐人,在一波挣扎后,想着不能此生都被小巴支配,给自己鼓足劲儿,今天一定要喊出来!

但是这个喊,也是要有技术的。如果喊得太大声会被其他乘客齐刷刷地看,喊得太小声司机就听不见。且不能有口音,不然司机听不懂,还是下不来车。还要看准了时间快速喊,因为以小巴的速度,你可能刚上车,就要准备喊“有落”了。

当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小巴也开始照顾咱们社恐了,有的小巴也装上了按铃,可以按铃示意司机要下车。但这铃也有坏的时候,小巴也有没有安装按铃的时候。大多数乘客还是习惯以口代铃。

但是也要时刻观察这个小巴的铃能不能用,不然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时刻——练习得炉火纯青之时,自信地大喊,却得到一句回复“按钟啦”。

香港的小巴跟我们最常接触的公交巴士还有点不同,香港的巴士有固定的线路,主要覆盖的是主干道;而巴士和地铁触及不到的地方,就是小巴负责。

香港的小巴也俗称van仔,分红van和绿van两种,以车顶颜色作为分辨。绿van为专线小巴,有固定的线路,乘客也要在指定的地点上下车。

红van非专线,上下车更加随意和灵活,还会根据堵车之类实际情况改道,甚至还有24小时营业的。晚上看到的小巴,那一定是狂放的红van。

小巴座位数最多为16座,所有乘客都必须坐在座位上,一旦满座,车辆便不再载其他乘客,一直行驶不停站,直到有乘客下车,这也让小巴成为了快速长途旅行的最佳方式。

那时的香港陷入、和之中,城市的主要巴士司机,这让一直以来在郊区服务的共用出租车开始在市区非法接载乘客,当时的政府认可了这项额外的服务,并且将这样的共用出租车接客合法化,随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小巴。

小巴的司机为自雇人士,因而也有着极大的自由。在当时,他们可以自由确定自己的路线和车费,为了收入,会开快车,并尽可能多载乘客。

遇到的士车抢道,不要怕,车大就能挤过去,当然只是吓唬一下的士车,让它让着你,但也不能真撞上去,否则被缠上,浪费了时间,又少赚钱了。

对于乘客来说的“下不来车”,对于司机来说,可不是什么大事。给上不给下,上了就是赚了,就是“袋袋平安”,如果在禁停区下客,不小心接到罚单,那就是自找麻烦。

据香港运输署调查,2005年至2015年,小巴涉及12237起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1000辆车就有256辆发生车祸,事故率几乎是私家车的20倍。

刺激归刺激,安全才是第一。因此,为了安全考虑,近年来政府设立了部分红van禁区,限制了小巴的运行区域。

低段位的小巴选手在小巴上紧张得脚趾绷紧,高段位的小巴选手则神情自若地在小巴上呼呼大睡。乘坐小巴是个技术活,那么咱们该如何优雅地乘坐小巴呢?

还有一点就是要熟悉线路!不熟悉在哪里下车的,就不太建议乘坐小巴了(除非是想体验过山车般的速度),特别是放荡不羁的红van。老乘客和司机之间甚至有了黑话,一句“垃圾站有落”,都能把你整懵半天。

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每一位上过小巴的港漂驴友,平安下车后都会留下这样一句忠告:坐稳扶好!不要瞌睡!最好连保险也一起买上!

尽管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小巴也并没有消失。一些郊区线路,依然是小巴在营运。香港小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老一辈的眼里,则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和记忆。

小巴飞奔在香港的街头,伴着老广播的声音,和响到爆炸的超速声,身上可能还带着街头炒粉的锅气。老乘客和司机已经成为老熟人,在小巴上拉拉家常,讨论最近的房价。没有人能比小巴司机更熟悉香港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变化。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